2014年11月3日,第17届上海交通大学—大阪大学学术交流会(历史学分会)在本系如期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微观历史研究”,强调利用一手地方文献,进行以土地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史的微观研究。
会议上,清代至1950年代中国土地产权的变动以及从此展开的乡村社会面貌成为了双方共同的学术兴趣点。本系曹树基教授所探讨的传统中国地权变动的一般原理,大阪大学片山刚教授对广东高要县土改前乡村土地“所有”和“管理”的研究,章毅副教授对清代象溪的宗族控产的研究,山本一研究员对1950年代初期南京郊区查田定产的考察,赵思渊博士对土地市场与人际网络的研究,都激发了双方在此议题上持续而深入的探讨。同时,任玉雪副教授带来的清代奉天货币制度研究和蒋勤博士的1950年代松阳县传统铁业的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博士生刘诗古、严新宇,硕士生罗辰茜等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日本大阪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在学术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关系,以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来开拓历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双方的认可。
附录:会议详细议程
(I)会议第一场(9:00-12:00)
片山刚(大阪大学教授)致开幕辞(9:00-9:10)
报告与讨论(一):山本一(大阪大学特任研究员)《作为土地调查事业的查田定产工作:以一九五〇年代初的南京郊区为例》(报告9:10-9:30;讨论9:30-9:40)
报告与讨论(二):刘诗古(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被忽视的土地改革史料:解读与分析》(报告9:40-10:00;讨论10:00-10:10)
报告与讨论(三):严新宇(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半官方的乡保制度:清代乡村行政研究之一》(报告10:10-10:30;讨论10:30-10:40)
茶歇(10:40-11:00)
报告与讨论(四):任玉雪(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论清代奉天地区的市钱》(报告11:00-11:20;讨论11:20-11:30)
报告与讨论(五):章毅(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清代浙南象溪的宗族与公产》(报告11:30-11:50;讨论11:50-12:00)
午餐(12:00-13:30,大智居自助餐厅)
(II)会议第二场(13:30-16:30)
报告与讨论(一):片山刚(大阪大学教授)《土改前夕村庄的土地“管理”和村民的土地“所有”:以广东省高要县为例》(报告13:30-13:50;讨论13:50-14:00)
报告与讨论(二):曹树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报告14:00-14:20;讨论14:20-14:30)
报告与讨论(三):赵思渊(上海交通大学讲师)《十九世纪徽州乡村的土地市场、信用机制与关系网络:枧桥江氏文书的案例研究》(报告14:30-14:50;讨论14:50-15:00)
茶歇(15:00-15:20)
报告与讨论(四):罗辰茜(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庇护女儿:晚清浙南乡村的嫁妆与贺礼》(报告15:20-15:40;讨论15:40-15:50)
报告与讨论(五):蒋勤(上海交通大学讲师)《市场与国家:一九五〇年代松阳县的传统铁业》(报告15:50-16:10;讨论16:10-16:20)
曹树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致闭幕辞(16:20-16:30)
(III)参观上海交通大学地方文献研究中心特藏(16:30-17:00)
(IV)学科代表赴校部报告会议情况(17:00-18:00)
晚宴(18:00-20:00,留园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