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概况
本系概况

一、学科基本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成立于2003年。自建立伊始,即秉持特色发展的思路,以“注重基础文献、服务国家战略、强调学科交叉”为原则,以专门史为起点,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和专门史等四个学科方向为重点,建设中国史一级学科。


      中国古代史专业注重基础文献和新史料发掘,着力拓展文史考据与社会科学有效互动的史学路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强调面向重大问题,在市场经济、战争审判,以及中外关系等方向上进行深度研究。历史地理学专业注重环境史和边疆史地研究,致力于在海洋、疾病、灾害等领域,以及GIS和数字人文等方向的开拓。专门史专业强调文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致力于在科技史、医学史、量化历史和史前考古等领域进行前沿性探索。


        本系于2006年获得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点授权,2015年升格为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面向海外招收全英文学术型硕士留学生,2021年独立招收培养科学技术史博士研究生。本学科秉持“精品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所培养的研究生,90%均能进入名校继续深造或者获得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服务于国家与社会。

 

      历史系重视人才引育,已经建成一支质量精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截止2023年4月,本系共有全职教师31名(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助理研究员1人),其中具备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共计26人,指导教师约有一半教师为校聘高层次人才或列入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52%毕业于海外名校。



二、人才培养对象与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肩负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和责任,历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体现了创建一流大学的内在需求,人才培养对象和目标如下:
      1. 硕士研究生秉持精英化培养模式,遵循交通大学敦品励行、经世致用之传统,注重在学科知识、思辨能力、研究习惯、实践能力、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综合训练,毕业后能够成长为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2.招收现代中国研究(中国史)学术型硕士留学生,提供全英文两年学制的中国史专业硕士教育,开拓中国史学科教育范围,培养知华友华学生。
 
      3.从全校本科生中遴选对历史学感兴趣的优秀学生,开设历史学辅修,不少学生毕业后赴海外名校继续攻读历史学学位。
 
      4. 以“学院定制”方式服务一流大学建设。每年为致远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特区)提供历史课程和学术写作课程;为密西根学院(密西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办学)开设全英文历史课程;为医学院600名医学生提供医学史必修课。同时承担留学生中国文化概论系列必须课程,肩负涵养文化自信、培养正确史观的重任。


三、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中国史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中国古代史方向,强调古典文献、比较文明,和早期现代性研究;在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关注中外关系、战争与革命,以及当代经济史等重要领域;在历史地理学方向,强调海洋、环境与疾病,以及GIS和数字人文等内容;在专门史方向,则注重科技史、医学史、社会经济史和量化历史的特色。本学科业已形成“注重基础文献、服务国家战略、强调学科交叉”鲜明特色。
 
      1.四个二级学科皆注重基础文献。其中,地方文献团队因在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和出版,以及方法创新上的不懈努力,业已成为国内构建“民间文献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一员。经学文献、战后审判、国际视野下的中共抗战等文献整理与出版,成果丰厚,颇具特色。
 
      2.近现代史更侧重于服务国家战略,在战争审判、党史军史等领域,在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决策咨询等方面,皆有不俗表现。
 
      3.历史地理与专门史更侧重于学科交叉。在当下中国,仍然需要倡导科学精神,但同时更需要在科技中发现和凸显人文。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学与医学文化和民间文献和经学文献一起,共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本学科在科技史、医学史领域,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师资储备,都处于国内前沿之列。


四、国内外影响


本学科在交通大学从无到有,经过十七年建设,一级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学科性格,师资结构在年龄、职称、学科等方面渐趋于合理,科研成果较为突出,优势方向越来越明显。更为重要的是,本学科根植于交通大学之土壤和结构,在办系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不少方面形成明显特色。这种特色和本学科在交通大学十七年的坚守和开拓,对于拓展历史学界的传统边界,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得到国内历史学界同行的鼎力支持和关注。
 
      本学科自创立伊始即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国际化发展之路,2014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个参与国际评估的文科学科。本学科超过50%师资系海外博士毕业,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网络。国际化发展道路,体现中国史一级学科建设的在方方面面。在把论文写到中国大地的同时,本学科与国际著名高校的实质合作日益紧密,在团结知华友华人士方面作用越来越大。